近日,(健康之家)饮食频道编辑发现一名天津某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系的老教授发出来的一条帖子,其中披露了天津白糖业的黑幕!不由得又为我们敲响了饮食安全的警钟!(健康之家)饮食频道将对这个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帖子原文如下:
通过检测,我发现试验中使用的“绵白糖”的纯度只有74%(国家最低标准95%),而其它部分是由果糖,葡萄糖和一种不明物质组成。惊讶之余我分别到两个大型超市随便买了几袋不同品牌的“绵白糖”,回到学院和实验室的老师一起再次做了检测,检测结果竟惊人的类似。 随后我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调查了天津的“绵白糖”市场,发现令人担忧的内幕:市场上流通的“绵白糖”均是由大大小小的“绵白糖”分装厂家分装后进入流通领域的。在分装过程中,厂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将价格较低的劣质葡萄糖掺入绵白糖中,再通过超标加入的果糖调整甜度,最后为了防止掺入的葡萄糖遇潮“板结”再加入类似抗凝剂等成份的物质。这种经过加工了的“绵白糖”已经大量充斥着天津的各个农贸市场,现在竟开始进军各个超市了! 同时除国营等有限几家厂家外,上述行为竟已是“绵白糖”分装行业的潜规则,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违规厂家通过做假拉低了价格,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正在蚕食那些遵纪守法的以国营企业为代表的有限几个厂家的市场份额,如果这几个以国营企业为代表的厂家经不住已经来到的“防暑降温”传统销售旺季市场的诱惑,天津的“绵白糖”分装业将全军尽染。 两周前我已将上述情况向“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王生田局长作了书面报告(信件形式)并一同寄去选自超市某两个品牌“绵白糖”的检测报告(原件)。并请求政府尽快组织工商和质检等行政部门在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联合打击上述不法行为,并及时评估其非法添加的类似抗凝剂的不明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以便政府应对。 目前时值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际,政府相关部门理应对上述情况有所重视,并将此做为整顿分装业的契机,迅速做出反应。但时过两周,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的相关厂家的“绵白糖”仍充斥着各个超市(昨天我和相关教师再次做了化验,结果相同)。试问,难道一定等我市的“绵白糖”分装业出现了象 “三聚氰胺”事件一样的具有轰动效应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时候,政府才做出反应吗? 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将始终关注此事的进展,请见谅。 一个偶然发现问题的老人”
引申阅读: 绵白糖和白砂糖有什么不同? 在我国,白糖主要有白砂糖和绵白糖两种。颜色洁白、颗粒如砂者,叫白砂糖;颜色洁白、粒细而软,入口易化者,叫棉白糖。 白砂糖是蔗糖的结晶体,纯度一般在99.8%以上,从化学角度看,这是很纯的物质了。白砂糖具有纯正的蔗糖甜味,除直接食用外,也是工业用糖的主要品种。 绵白糖是细小的蔗糖晶粒被一层转化糖浆包裹而成的,其纯度与白砂糖相当。转化糖在这里起着变软、增香、助甜的作用。这是因为转化糖具有蜂蜜般的清香味(蜂蜜的主要组分就是转化糖)其甜度又大于蔗糖(以蔗糖的甜度为1,则转化的糖甜度为1.2),转化糖的较强的吸水能力保持了糖粒的锦软,所以绵白糖的口感优于白砂糖。绵白糖最宜直接食用,冷饮凉食用之尤佳,但不宜用来制作高级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