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疑为卵巢恶性肿瘤,治疗首先原则是手术为主外加化疗的综合治疗。化学药物是主要的辅助治疗,卵巢恶性肿瘤对化疗较敏感,即使已广泛转移也能取得一 定疗效。放射治疗则是手术和化疗的辅助治疗。随着对卵巢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认识,以及手术、放化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逐 渐上升,早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3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查妇科 卵巢癌大多没有什么明显的初期迹象,一般只能通过检查发现端倪。目前卵巢癌预防难度较大,但若能积极采取下述措施,会有所裨益。 高危因素的预防:大力开展宣教,增加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开展普查普治:3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以排除卵巢肿瘤。 早期发现及早处理:卵巢实性肿瘤或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者,应及时手术切除。青春期前、绝经后或生育年龄口服避孕药的女性,若发现卵巢肿大,应考虑为卵 巢肿瘤。盆腔肿块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凡乳癌、胃肠癌等患者,治疗后应严密随访,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大龄剩女最受卵巢癌青睐 大龄未婚剩女已形成当今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表明,剩女患卵巢癌的几率甚至比比已婚、已育女性更高。原因在于一些大龄未婚女性缺乏正常的性生活,长期性压抑导致阴道废用性萎缩,分泌物减少或干燥,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系列阴道感染性疾病、宫颈炎和盆腔炎等妇科炎症。 卵巢癌的死亡率居各类妇科肿瘤之首,对女性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专家表示,女性每一次排卵和修复过程对卵巢上皮都会造成伤害,很可能会因此引起卵巢上皮基因突变而导致癌变,形成卵巢上皮癌。而女性在怀孕生产过程中,卵巢停止排卵,卵巢可以得到了暂时的休息和养护,伤害减少,也减低了癌变的机会。 因此,未生育的女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于有生育史的女性。 此外,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岁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龄为50-60岁,到70岁以后逐渐下降;性索间质肿瘤类似卵巢上皮癌,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有人统计,独身者的卵巢癌发病率较已婚者高出60%-70%。 卵巢癌高发的三大原因: 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研究发现每个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巢上皮增生迅速,排卵点周围有丝分裂活跃,因此女性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