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当前位置: > 健康饮食 > 三道菜常好吃却不能多吃

三道菜常好吃却不能多吃

发布时间:2014-09-07 14:18内容来源:未知 点击: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消费者在点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国家烹调高级技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高级烹饪技师张亮告诉记者,他外出就餐时很少点三样菜,并结合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教给大家鉴别菜品的技巧。

杭椒牛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在有些餐馆的杭椒牛柳质特别嫩,软得和豆腐差不多,而自己在家却做不出这样的效果。张亮指出,这可能是“嫩肉粉”的功劳。嫩肉粉中不但含蛋白酶和淀粉,往往还含亚硝酸盐、小苏打、磷酸盐等配料,个别品种亚硝酸盐含量也可能超标。其中亚硝酸盐能发色、防腐,但有致癌风险,小苏打能破坏肉里面的维生素,而磷酸盐会妨碍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

鉴别方法:粉红色的杭椒牛柳、粉红色的酱牛肉、粉红色的煲排骨,都是因为添加了亚硝酸盐才有个好“卖相”。生牛肉、生猪肉是红色的,加热之后自然变成褐色或淡褐色,而用了亚硝酸盐的肉,做熟之后都是粉红色的,娇艳美丽而且内外颜色均匀。加酱油或红曲也能让熟肉发红,但它们的颜色只在表面上,且颜色比较深。

水煮鱼

水煮鱼。烹调水煮鱼往往需要大量的油,某些餐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在油上做手脚,因此烹调这类菜肴的油即便不属于口水油或地沟油,质量也不会好太多,可能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劣质色拉油,也有可能被反复加热利用。反复高温加热会让油脂发生反式异构等变化,可能带来致癌风险。此外,张亮告诉记者,带有干锅、水煮、干煸、香酥等字样的菜肴都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鉴别方法:水煮鱼若用活鱼烹调,肉片会微微卷起,肉质有弹性。仔细尝尝菜的口感,就知道油的新鲜度怎么样。新鲜的油是滑爽而容易流动的,即便油多,也绝对不会有油腻的感觉。在水里涮一下,比较容易把油涮掉。而反复使用的劣质油黏度上升,口感黏腻,吃起来没有清爽感,甚至在热水中都很难涮掉。相比而言,蒸、煮、炖、白灼、凉拌等烹调方式对油脂的品质影响小,而且无需反复加热烹调,不容易带来地沟油的麻烦。

麻辣小龙虾。近两年,麻辣小龙虾成了餐桌上的“常见客”,却很少有人想到这其中可能存在猫腻——如果菜肴中加入大量的辣椒、花椒和其他各种香辛料,或者加入大量的糖和盐,就会让味蕾受到强烈刺激,很难体会出原料的新鲜度,甚至无法发现原料是否已经有了异味。张亮提醒,现在市面上不少麻辣小龙虾就是用不新鲜的冰冻虾做成的,消费者在选择时要特别注意。

鉴别方法:不新鲜的虾口感不脆嫩,比较松散,肉块较小,并且肉和壳很容易分开;对于以鱼为原料烹调的菜肴来说,鱼眼突出、表皮完整的大多数是鲜鱼,其肉紧实并且富有弹性。

 

水煮鱼的做法

水煮鱼

材料

草鱼1条(约2斤),鸡蛋2个,黄豆芽200g,盐10g,生淀粉30g,料酒30ml,油1000ml,葱姜适量,花椒20g,麻椒20g,八角2个,小茴香3g,桂皮1块,草果2个,肉蔻1个,香叶3片,干辣椒60g,


做法

1.草鱼去鳞去内脏去腮,去鱼腹部内黑膜。鱼鳃和黑膜是至鱼腥的主要源头
2.切掉鱼头,用刀沿着鱼骨一侧,片出鱼肉
3.片好的鱼片,剃掉大刺。怕麻烦的花也可以省略这步。另外一侧的鱼肉按照同样的办法剔骨取肉,鱼骨、鱼尾不扔留用
4.鱼肉切成蝴蝶片,就是一刀下去不切断,第二刀再切断。厚度约0.5cm左右即可
5.切好的鱼肉,平展开如图
6.鱼头对半切开备用
7.鱼头、鱼骨、鱼尾放入一个碗内。鱼肉放入另外一个碗内。分别加入3g盐,一个蛋清、15ml料酒,生淀粉15g
8.制作五香油:锅中倒入1000ml油,放入15g花椒、15g麻椒、八角、小茴香、桂皮、草果、肉蔻、香叶,中小火加热10分钟左右
9.转小火,再放入一半的干辣椒继续加热3-5分钟
10.待辣椒变得微微焦糊捞出所有香料
11.锅中加少许底油,放入5个干辣椒炒香锅底,放入黄豆芽,加盐炒熟,放入容器底部
12.锅中加水烧开,此处也可以用高汤,偷懒办法就是一块老母鸡汤汤宝+水。先把腌好的鱼头、鱼骨、鱼尾汆烫煮开,盛出后放在豆芽上面
13.再放入鱼片汆烫变色后取出
14.放在鱼骨上面,再在鱼肉上面码上一部分干辣椒
15.把余下的花椒和麻椒,放在之前煮好的五香油里,油温8成热的时候再加入余下的干辣椒
16.油开煮滚后,用漏勺隔着,把热油淋在鱼肉上即可


声明:本文属(健康之家www.healthzj.com)原创,如需转载请保留链接谢谢!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