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病例 >

光吃不拉宝宝憋成“巨腹”_健康之家_儿科(2)

时间:2011-05-16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广州医生、媒体联手驰援唐山患儿

  正当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几乎不抱希望的时候,他们接到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普外科黄宗海主任的电话。原来几天前,黄宗海主任在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广州电视台《中国城市报道》转播的唐山电视台报道的林军夫妇向社会求救的新闻,看到可爱的小宇因为先天性巨结肠受尽了折磨,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正是该科的特色技术,决定提供帮助。他立即找到广州电视台,通过广州电视台联系唐山电视台记者,找到了孩子父亲林军的联系电话,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后,当即邀请林军夫妇带着孩子来广州珠江医院治疗。

  医生巧手救治实施无疤手术

  10月15日,珠江医院派出救护车,到火车站接到了林军夫妇及孩子。普外科的小儿外科专家杨六成教授成为了小宇的主治医师。一系列入院检查后,孩子被确诊是先天性巨结肠症,且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小肠结肠炎及严重营养不良、贫血。

  杨六成教授介绍,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其发病率为二千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以男性多见,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其发病原因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壁内微环境改变有关,是引起小儿腹胀、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患儿出生72小时以内无胎粪排除,伴有腹胀,呕吐等肠梗阻表现。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由于发病的肠管(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没有神经节细胞,因而处于痉挛狭窄状态,丧失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这部分肠道及以上部分肠腔内粪便和气体不能顺利通过和排除,逐渐堆积起来,致使近端结肠继发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改变。许多患儿家长不了解该病常识,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山区,以为治疗该病需要巨额费用甚至根本治不好,往往选择放弃治疗,孩子将继发全身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而死亡。

  目前,国内纠正巨结肠的根治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手术要分期做,即第一步先行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结肠并将正常肠管拖出固定在腹壁造一瘘口,使大便由腹壁瘘口排出,第二步待患儿3个月后再行巨结肠根治术还纳造瘘口。该手术方式分期多,患儿花费大,需要开腹,受创伤大,留有手术疤痕不利于小儿以后的生长发育,且术后易出现感染,严重者甚至死亡。

  杨六成教授介绍,珠江医院目前采用的微创新手术方式为不开腹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经过肛门入路,游离拖出扩张的结肠后与病变直肠一同切除,然后将直肠末端和正常功能的结肠吻合,手术可一次完成,创伤小、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术后看不到手术疤痕。

  明确诊断后,广东省儿科权威、珠江医院曾其毅院长亲自组织普外科、儿科、心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专家进行术前讨论,制订了详细的治疗计划,并通过医院减免和发动医务人员、社会善心人士捐助,帮助林军夫妇解决费用问题。通过数天的灌肠、营养支持等措施,小宇的一般情况得以改善,腹胀减轻。10月29日,杨六成教授主刀为小宇进行了巨结肠根治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全科医务人员更是主动为小宇筹捐了一笔营养费,保障林军夫妇及孩子的饮食营养。术后三天,小宇开始自行排便,状况一天天的改善,林军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答谢羊城要求义务献血

  术后两个多星期的小宇即将出院回家,白里透红的小脸总是爱咧嘴大笑。望着重获新生的儿子,林军夫妇直言自己非常幸运,尽遇上好心人。他们不仅感觉到了广州满城办亚运的激情,更深刻体会到羊城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奉献患者的热情和真诚!他们觉得无法表达对医生、对社会善心人士的感谢,提出想在广州义务献血:“我们没钱也没办法买什么礼物感谢医院和帮助我们的好心人,所以我们想去义务献血,也可以帮帮别的病人”!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