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当前位置: > 儿童 > 孩子白白胖胖也有可能患“贫血”_健康之家

孩子白白胖胖也有可能患“贫血”_健康之家

发布时间:2011-05-16 10:59内容来源:未知 点击:

有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小宝宝长得个子大、又白又胖,就认为是健康的表现。殊不知,小儿生长发育快,体格超重超长更容易患小儿营养性贫血。

林女士的孩子就是一个这样的病例,小孩1岁多了,看着白白胖胖的,没啥问题。因小儿咳嗽前去深圳某医院就诊,属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但儿科医生发现,小孩子口唇苍白,头发稀疏泛黄,精神萎靡。经过仔细检查和化验结果,孩子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医生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起病缓慢,早期不注意不太容易发现,多不能确定发病日期,

但小儿抵抗力很弱,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症。一般情况下,小孩食欲很差,脸色不好,头发发黄,口腔粘膜发白等都是贫血的征兆,妈妈们应该予以注意。

据深圳市的一次卫生调查发现,发育良好的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病率竟然高达62%,而发育中等的婴幼儿发病率为43%。儿科专家指出,这是因为生长发育快的小儿需铁量相应增加而引起的。婴儿从母体带来的贮存铁在出生后3~6个月就用

完了,母乳中含维生素B12极低,单纯母乳喂养以米粉为主食喂养的婴儿易缺乏叶酸,若不及时添加含上述造血原料的辅食,就引起营养性贫血。

在深圳的小儿父母,一般生活水平都比较好,辅食品很丰富,人们不愁没钱给孩子吃,而是不知该怎么吃。经调查证明,小儿吃零食多,就经常有偏食、挑食者,营养摄入不均衡,吃得白白胖胖的,但贫血发病率却更高了。

六个月到两岁的小儿如果喂养不当,很容易发生营养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儿科医生在日常接诊中发现,小儿营养性贫血在开始的时侯往往被忽视,一般都是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患有营养性贫血。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症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血色素性贫血,这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

1、起病缓慢,一般先是发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尤其以口唇和甲床最明显。

2、疲乏无力,不爱活动,常有烦躁不安或者萎靡不振。

3、食欲减退,常有呕吐或腹泻,有的宝宝会出现异食癖,比如喜欢吃泥土、煤渣等。

4、医生检查时会发现宝宝的肝脾肿大,心率增快,化验检查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

八九个月到两周岁左右的幼儿贫血,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铁质引起。铁缺乏会导致发育和学习能力下降,相当于智商降低5至7分,并使铅的吸收增高。常见于从母体中未获得足够铁量的早产儿,通常生后八九个月仍以母乳为主,如不吃些蛋类和鱼,就会出现铁不足现象。因此,除了要在医生指导下吃些铁剂之外,在日常饮食上还要多吃些海洋鱼类、动物血类或干鱼类、蔬菜等含铁多的食品。

小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表现症状

除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医生说,我们还要关注同属于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外源性维生素B12或叶酸摄入不足所致。

1、患儿外表多为虚胖,头发稀疏发黄,面色苍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2、烦躁不安,爱发脾气,维生素B12缺乏的患儿对外界反应迟钝,表情呆板,少哭不笑,有嗜睡等表现。

3、智力和动作的发育都较落后,甚至逐渐退步。

4、化验检查以红细胞减少为主。

儿科专家提醒道,无论是哪种小儿营养性贫血,都是由于缺乏造血必需的原料而引起的,主要是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铁质等。目前轻度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仍较高,城市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子女,养成孩子偏食的习惯,也要多了解一些喂养知识,以避免“小儿富贵病”的发生。有恰当的措施方法,营养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