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居民日食盐摄入量高达12.6克,比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日均5克以内数值严重超标。近日,由该省盐务局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人的口味过于厚重,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把好公众的“入口关”。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 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和乙酸铵等,如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盐与盐反应生 成新盐与新盐,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酸),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与硝酸等。也有其 他的反应可生成盐,例如置换反应。可溶性盐的溶液有导电性,是因为溶液中有可自由游动的离子,故此可作为电解质。盐酸既是盐化工的重要产品,又是生产硅材 料的重要原料。它是晶体的一种。 调查数字表明,2013年黑龙江全年食盐消费量达17万吨,相比2011年的17.9万吨和2012年的17.6万吨略呈递减趋势。尽管如此,全省食用盐总量的减少,平均到全省3800多万居民身上,降幅效果仍显得微乎其微。调查数字还表明,2009~2011年期间,全省居民的人均日食盐摄入量为13.2克,2011~2013年人均日食盐摄入量降至12.6克,但仍超过标准摄入量的一倍多。 该省盐务局负责人介绍说,去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总部日内瓦发布膳食盐摄入新指南,对膳食中盐的摄入值重新给出建议:其中,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盐量由之前的6克减少到不超过5克。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吃盐最好不要超过6克。这与12.6克的数字对比:说明龙江人的口味实在太重了。最近的一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还发现,我国人均每天吃盐12克,东北地区甚至高达15~18克,达到推荐量的2~3倍。 该省盐务局负责人还指出,上述调查数字仅仅是全省居民日平均摄入食盐量,尚不包括省外所生产含盐食品在省内市场的销售情况。实际上,黑龙江居民日摄入食盐量比12.6克要高出很多,而长期吃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会损伤多个器官,甚至导致中风等多种致命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每天吃12克食盐的人,比每天吃8克以下食盐的人,平均血压要高出20毫米汞柱。那么,为什么过多摄入食盐,对高血压的防治非常不利呢?对此,黑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负责人、哈医大附属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解释说,食盐的化学名称为氯化钠,易于存积在血管壁内。血管的阻力越大,血压就越高,心肾等内脏的负荷也就越重,机体正常代谢功能就会被打乱,水肿就会出现,由此产生脑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就会“水涨船高”。 而当吃得太咸时,由于人体内摄入大量的盐分,透过肠黏膜首先进入血循环之中,血液中的盐分高了,必须要吸收水分来稀释,所以人便会觉得口干,于是更要大量地喝水,这些水分进入血液中,使得血液的容量扩张起来,进而导致血压升高。田野主任强调说,并不是说罹患高血压的人不能喝水,而是因为如果血液中没有过量的盐,水分就不能在其中保留,很快就会经肾脏作为尿液被排泄出去了。但血中盐分过高的情况则不同了,盐把水分留在了血液中,最终增高了血压。 田野建议说,高血压病人的食盐摄取量宜控制在每日3~4克以下。如果是轻度或早期阶段,单纯限盐就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另外,平时限盐主要是控制烹调时和餐桌上的用盐量,若每人每天吃3~4克食盐,那其中的钠含量足以保证人体的正常需要;若是每人每天能将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8克,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用500克或略多一点儿盐,则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对健康有利,又不会影响菜肴的美味。 现在亦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中度限盐即能有效降压和降低高血压病的死亡率。如果把盐限量到每日4克后,约1/3中度高血压病人不需服药,降压可达有效标准;有的人虽降压不明显,但头痛、胸闷等症状减轻,血压稳定;中度限盐(3~5克/日),还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