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均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的功效。虚弱者服之能获得强壮之效, 便秘能通, 泄泻可止, 食积呕吐亦可消除, 其中以黄豆、白扁豆补益之功最为显著。黑豆与红豆除补脾胃外, 尚有补肾之功, 因而可以用于小便频数、遗精、腰痛等症。多数豆类食物均能化湿利尿, 赤小豆 我们将体质概分为热性、寒性、平性三大类, 您可依下面的简易体质自我检测表来进行检测。若是热性与寒性体质的项目都有打钩, 则要看哪类被钩选的项目较多、哪种症状较常出现, 来判断自己体质的热、寒性。如果热性与寒性体质的项目打钩都不多, 说明体质寒热倾向并不明显, 就属于平性体质。要根据自己体质的寒热虚实, 选择合适的豆制品。如果您是热性 寒热体质自我检测表 热性体质———像夏天寒性体质———像冬天 头部发热、颜面潮红低血压、头部常晕眩眼睛布满血丝, 脸上、身上易长痘疹贫血、脸色苍白、手脚四肢无力冰冷舌苔较厚、颜色偏黄舌头颜色淡红、嘴唇无血色常口干舌燥不易口渴、不爱喝水十分怕热, 不喜热饮、嗜喝冷饮不喜冷饮、喜喝热饮容易紧张兴奋、心跳速度快容易烦躁不安、性急易怒精神萎靡经常便秘常腹泻、稀便尿少而色黄尿多而色淡妇女生理周期常提早妇女生理周期常延迟女性分泌物浓而有异味经常感冒、抵抗力差病后痊愈较慢体温比别人高、容易流汗, 汗味浓、有体臭腺体亢进、代谢旺盛、容易饿身体容易上火发炎适合偏实热体质的豆类及其制品 【绿豆】 绿豆适合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生长, 原产我国,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 古称为文豆、摘绿、青小豆等。绿豆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蔓生, 被生稀长硬毛。三出复叶。蝶形花, 绿黄色。荚果, 圆而细长, 被短毛。种子短矩形, 绿色或黄绿色。性喜温暖, 耐旱, 适应性强, 生长期短, 可做补种作物。种子供食用, 并可入药。李时珍称绿豆为“济世良谷”、“食中要物”、“菜中佳品”。因绿豆营养价值丰富, 全身是宝, 绿豆肉、绿豆皮、绿豆荚、绿豆花、绿豆芽以及绿豆汁, 均可治疗多种疾患, 而且颇有疗效。 绿豆的营养价值很高, 每100 克干品中约含水分12 克, 蛋白质22. 1 克, 脂肪0. 8 克, 糖类59 克, 粗纤维3. 1 克, 钙49 毫克, 磷268 毫克, 铁3. 2 毫克, 胡萝卜素0. 22 毫克, 维生素B1 0. 53 毫克, 维生素B2 0. 12 毫克, 尼克酸1. 8 毫克, 以及磷脂等成分。绿豆的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等。 据有关资料分析, 同样质量的绿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比鸡肉还多, 热量是鸡肉的3 倍, 钙是鸡肉的7 倍多, 铁是鸡肉的4. 5 倍, 硫胺素是鸡肉的17. 5 倍, 核黄素、磷等也比鸡肉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绿豆中还含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有效成分, 能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症, 并有保肝解毒的功效。 食疗作用 绿豆性寒味甘,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收敛生肌、解暑、止渴利尿、明目退翳的功效; 可用于中暑、口渴烦热、湿热泄泻、痈疖、腮腺炎、丹毒、痘疹、药物和食物中毒、视物不清等病症。绿豆衣凉血清热之功胜于绿豆, 药用价值为治目赤、咽痛、丹毒、风疹以及明目、利咽消肿。《食疗本草》曰: 绿豆“ 补益元气, 和调五脏, 行十二经脉, 去浮风, 润皮肤, 止消渴, 利肿胀, 解诸毒。” 绿豆解毒, 并不解药, 也不解补药, 故服中药和补药者并不忌用 豆类养生方 绿豆香蕉汁 食材: 绿豆60 克, 香蕉2 根。 制用法: 先将香蕉外皮反复洗净, 除柄蒂后, 连香蕉皮切碎, 放入家用果汁机中快速搅打, 过滤取汁, 放入杯中, 备用。将绿豆淘净后, 放入沙锅, 加水适量, 大火煮沸后离火, 待凉, 取绿豆汤汁, 调入香蕉汁中, 拌匀即成。每日早、晚分饮。 功效: 清热除烦, 利尿降压。适用于高血压病、暑热症、厌食症、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绿豆菊花饮 食材: 绿豆60 克, 白菊花10 克。 制用法: 先将绿豆去杂, 淘洗干净, 备用。将白菊去杂后放入纱布袋中, 扎口, 与淘洗干净的绿豆同入沙锅, 加足量水, 浸泡片刻后用大火煮沸, 改用小火煮1 小时, 待绿豆酥烂, 取出菊花纱布袋即成。每日早、晚分饮。 功效: 清热解毒, 清暑降脂。适用于高脂血症、中暑、高血压病、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