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当前位置: > 中医 > 盛夏养阳很重要 健康轻松有精神(2)

盛夏养阳很重要 健康轻松有精神(2)

发布时间:2014-07-26 20:58内容来源:未知 点击:

中医的治疗方法叫“因势利导”,在夏天温阳补阳其实是借助天时,正好这个时候阳气壮,比冬天补的效果好,贴三伏贴、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曾有人质疑过中医的三伏贴,对其持怀疑的态度。但我想说的是,养生本身就是一个修正体质的过程,效果肯定会慢。中医的很多养生保健方法你不要指望它太神,坚持才是硬道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有一项课题,是观察三伏贴到底有没有效的。第一年时,几乎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第二年还没有什么差异,坚持到第三年就开始明显见效了。

所谓“三伏贴”更适合阳虚的人使用,不能随意滥用。例如,属于大火热体质的人,贴三伏贴肯定效果不好。还有一点就是要看贴在哪里,有一些穴位是大家都适合的,比如足三里,它是一个强壮穴,男女老少都可以贴,但是有一些穴位就不能随便贴了。因此,不管是三伏贴也好,补阳药也好,如果滥用可能会造成无效甚至是反作用,最后倒霉的不仅是中医理论,更是患者自己。

空调房呆久了,泡杯干姜红茶

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热性的,不管什么姜都是热性的,生姜也好,干姜也好,泡姜也好,只是热的程度不一样。姜是非常好的“夏季补药”,夏天吃姜除了补阳、温阳,还能通阳。不管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中医讲究不能呆补,一定要在补的同时“通”,否则就会把一个人补出毛病来。推荐一个食疗方——干姜红茶,就是先煮干姜,用煮干姜的水来泡红茶喝。

姜除了内服,还可以用于外治。外治法“针灸”的“灸”字,上面是一个“久”,下面是一个“火”,凡是中医带“火”的字都是热性的。因此灸法对于阳虚怕冷的人最合适。姜本身就是热性的,用其来做隔姜灸更能增加外治的效果。所谓隔姜灸就是取新鲜老姜一块,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0.2~0.3厘米厚,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背部、肚脐周围等穴区,再将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

此外,一些做饭的调料也可以用来养阳,比如桂皮、桂枝、十三香、小茴香等都是热性的,有助于补阳。我曾经就用桂枝、小茴香这些热性的东西再稍微加一点活血的东西治好过月经不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