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
乳房
阴道
卵巢
子宫
经期
护理
饮食
生理
男性
阳痿
早泄
包皮
不育
心理
保养
饮食
用品
儿科
症状
预防
病例
就医
疫苗
呵护
访谈
问答
老人
保健
生活
饮食
心理
疾病
健身
护理
用品
保健
性爱
减肥
瑜伽
饮食
心理
增肥
健身
整容
综合
资讯
中医
急救
医院
体检
奶粉
情感
旅游
男问
女问
整形科
不孕不育
肿瘤科
糖尿病
心血管
胃病科
肝病科
肾病科
泌尿科
耳鼻喉
眼科
口腔科
骨科
皮肤科
急救科
更多..
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
健康之家
>
护理
>
冬天,宝宝发热怎么办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时间:2011-05-11
|
来源:
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
|
点击:次
每到冬天,头痛发热的宝宝就多起来了,爸爸妈妈只有弄清楚宝宝发热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护理。 冬天,宝宝很容易受凉、感染各种病毒,从而导致发热。特别是免疫力较差的宝宝,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热,这可怎么办? 追根溯源,寻找发热元凶 ╳错误的做法 宝宝一发热,妈妈就只想让宝宝快快退热。一会儿让宝宝敷冷毛巾,一会儿又给他吃退热药,只要宝宝热度退下去,妈妈就松了一口气。 √正确的做法 基本原则应该是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因为大多数的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所以,只要治好了宝宝的原发病,发热自然就会消退。宝宝发热后,如果不经医生的诊断就擅自给宝宝退热,很可能会掩盖一些原发病的症状,再送宝宝去医院就诊还可能引起医生的误诊。所以,如果宝宝发热了,应该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这些冬季常见病与宝宝的发热密切相关 小儿麻疹 ▲发热特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的发疹前期就有发热等症状。小儿麻疹发热的热型不定,轻症仅为中等度发热(38℃~39℃),重症患儿体温可超过40℃。多数患儿体温逐渐升高,但也有骤然高热的情况。 麻疹的发热症状为最初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出现在口腔颊黏膜上的麻疹黏膜斑等。大约在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伴有发热增高,直到皮疹消退时体温才开始逐渐下降。 ▲对症护理 麻疹的发热,一般不需要急于退热,而是要让宝宝多喝水,并且进食一些易于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中医治疗麻疹有非常好的效果,建议家长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常用药有桑叶、金银花、连翘、蝉蜕、浮萍、葛根、升麻、紫草、牛蒡子等。也可用西河柳、浮萍、芫荽等中药煮沸,用毛巾浸药液温敷患儿额面、四肢等部位,既可退热又可透疹。如果在煮沸药液的过程中,让水蒸气分散在室内,还可以保持室内的湿度。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酌用小量退热剂,避免急骤退热而致虚脱。西药退热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亦可用安乃近滴鼻。 ▲提个醒儿 麻疹发热的宝宝要多喝水,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来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出来。 使用药物降温应使体温维持在38℃左右,不要急于让孩子的体温降至过低。 此外,宝宝麻疹发热时,爸爸妈妈要注意做好宝宝的皮肤护理:宝宝出汗要及时擦干,衣被不要过厚过暖。 感冒及肺炎 ▲发热特点 小儿感冒及肺炎也常常有发热的表现,这时的发热,体温一开始较低,很快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40℃。同时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 ▲对症护理 宝宝感冒或肺炎发热,一般不必急于退热处理。因为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宝宝体内抗体合成的数目增加,还能增强宝宝体内的吞噬细胞的活性。另外,如果退热不当,还可能会挫伤宝宝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 如果宝宝体温持续增高,或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则应该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爸爸妈妈一般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既可用毛巾在宝宝头部进行冷敷或温湿敷,也可用30%酒精擦宝宝的头部、腋下或双侧腹股沟处。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9℃,则可使用头部冰袋枕。 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再选用适当的药物降温。常用药有25%安乃近滴鼻、口服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等。 宝宝感冒或肺炎发热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中药退热。如桑叶、野菊花、芦根、大青叶、生石膏、薄荷、板蓝根、知母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感冒冲剂、小儿金丹片、小儿清热灵等中成药效果都不错。 ▲提个醒儿 宝宝感冒或肺炎发热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因为发热会消耗宝宝体内的液体,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容易导致脱水。 宝宝感冒或肺炎发热,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以21℃~22℃为宜。衣被也不要过厚,宝宝的皮肤最好能够与外界空气接触,借助空气的传导、对流、辐射也可以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虽然多发于夏季,但因为冬季有寒假,又逢元旦、春节等节日,不少孩子往往因为乱吃东西,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发生细菌性痢疾。 ▲发热特点 发热、同时伴有腹痛、孩子排便后仍有便意及脓血便等。其发热特点可分为轻、重、中毒三种类型。 轻型发热:以婴幼儿多见,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发热不明显或仅有低热。重型发热:病儿多突然发热达39℃以上,腹泻、腹痛、排便后仍有便意及脓血便明显,大便每日多至30次以上。 中毒型发热:多见于2~7岁的孩子,且往往好发于体格健壮者。起病急剧伴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且有中毒症状、惊厥或休克等症候。 ▲对症护理 尽快将患儿送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人。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药物进行降温,以免出现高热惊厥,具体用药可参照肺炎发热的用药。 孩子的饮食要注意“清淡稀食”,如浓米汤、藕粉、豆浆、淡果汁等较合适。孩子大便次数多时,可多喝些淡盐开水;大便次数减少后,可吃无渣少油的烂面片、稀饭、烂挂面、蛋花汤、菜水、西红柿汤等;腹泻停止后,则可吃些鱼片、碎嫩瘦肉、莱泥等。 ▲提个醒儿 饮食要以稀、软、素为主,少食多餐,忌食一切油腻、生冷、辛辣、坚硬的食物。多食生蒜、多饮茶水对孩子早日康复有益。 细菌性痢疾只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就可以避免。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爸爸妈妈一定要管好宝宝的嘴。 泌尿道感染 冬季天气寒冷,如果不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就容易泌尿道感染。特别是女孩,发病明显多于男孩,这是因为女孩尿道外口经尿道入膀胱的距离短而直,尿道外口如果有细菌感染,很容易上行进入膀胱。 ▲发热特点 孩子患泌尿道感染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典型的常有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腰痛、腹痛,脓尿,还可合并发热。 不典型的多没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只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高可低,高时可达40℃以上),同时伴有寒战。 ▲对症护理 尽快将患儿送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药物进行降温,以免出现高热惊厥,具体用药可参照肺炎发热的用药。 孩子如果出现急性感染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多喝水,勤排尿,以减少细菌在膀胱内贮留的时间,有利于控制感染。 ▲提个醒儿 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爸爸妈妈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的卫生要求。女孩应该注意外阴部的清洁,每天清洗一次;男孩则要注意清洗包皮内垢物。 降温小知识 ▲你会正确判断孩子是否发热吗? ╳错误的判断 1、妈妈用手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宝宝的皮肤发烫,妈妈认为宝宝确实是发烧了。 2、妈妈拿来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7℃,妈妈认为宝宝生病了。 √正确的判断 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所以,上述两种妈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家用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 ▲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 ▲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宝宝发热吃什么 宝宝发热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体内水分也会明显消耗。同时,由于发热,宝宝体内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会明显减弱。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发热时的饮食调理,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是最佳的选择。另外,少食多餐,宝宝每天进食以6~7次为宜。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调味。米汤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宝宝体内毒素的排出,可以帮助宝宝退热。 3、鸡蛋羹:把1~2个鸡蛋打匀,加入适量温水,蒸熟后让宝宝食用。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较容易消化吸收。 4、鲜梨汁: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 5、鲜苹果汁: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既可以补充宝宝体内的营养需要,又可以中和宝宝体内的毒素。 6、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饮用。 如果宝宝因为发热而食欲不好,不要勉强给他喂食,但要尽量补充水分。在宝宝发热期间,不要任意给宝宝增加以前没有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
上一篇:
产后30天营养料理方案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下一篇:
月经不调应该如何预防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防幼儿缺维生素B1的妙计_健康之家_
·
器官移植病人护理要点_健康之家_护
·
危重病人的收治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人工流产术手后的自我护理_健康之
·
手术室的制度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哮喘患者体育锻炼方法_健康之家_护
·
手术室护理查房尝试_健康之家_护理
·
ICU的人员要求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平头针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_健康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_健康之
·
孩子2岁后才能吃全麦食品_健康之家
·
痛风病的护理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为骨盆倾斜度过大孕妇助产的体会_
·
乳房疾病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做好小儿防晒工作_健康之家_护理知
·
颈部自我保健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急性肾盂肾炎的护理_健康之家_护理
·
中医治疗少精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
外科休克病人标准护理计划_健康之
·
中医护理不孕症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最新发表
社区健康教育_健康之家_
伤口缝和后的护理_健康
家庭简易换药法_健康之
社区姑息护理英国护士的
国外社区护理的发展_健
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_健
水果美容美丽并健康着_
香港社区护理工作见闻_
黑木耳常吃有害健康_健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模式
NANDA确定的128个护理诊
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分类及
帮助患者管好自己的健康
怎样消除打针后起的硬结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_
社区护理中的审美实施_
点击排行
器官移植病人护理要点_
支气管炎病人的常见护理
肺水肿的护理,肺水肿如
中医护理血栓闭塞性脉管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
MRSA感染病人的护理体会
子痫病人的护理_健康之
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停机
婴儿湿症耽误不得_健康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_健康
不孕症护理对策_健康之
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对呼
社区姑息护理英国护士的
婴儿不宜多吃的食物_健
颈部自我保健_健康之家_
烫伤后如何紧急护理_健
更多疾病大全
打呼噜到底有多糟?
乳头变色出水是疾病的讯号
女白领喊心脏疼 多为“伪冠心
睡前补钙最易吸收 推荐11个补
常年嗜睡或因脾肾阳气俱虚
食欲差或是尿毒症信号
婴儿病毒腹泻 重度脱水_健康
病例解读:婴幼儿腹泻脱水及时
幼儿便秘的诊治_健康之家_儿科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易误诊
尿布不勤患易得尿布疹_健康之
日常急救知识
孕妇经常抽筋如何急救
通过肚脐可以判断一个人
治脑梗要抓住发病后的三
扭伤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方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在线留言
Copyright (C) 2011-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9009948号
本站内容部份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致函,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删除!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