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护理 >

乳房炎的护理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时间:2011-05-11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初产妇多见。发病原因与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乳汁淤积,细菌入侵有关。临床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有压痛的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有发热等全身表现。炎块常在数天内软化而形成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治疗措施主要是给予广谱抗生素,暂停哺乳,借助于吸乳器使乳汁通畅排出。早期可做热敷,以利炎症消散,形成脓肿后及时切开引流等。护理要点是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及时吸出残留的乳汁,减少乳汁的淤积,促使炎症的控制和消除。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体温过高;③潜在并发症--败血症;④知识缺乏:哺乳知识。
一、疼痛

相关因素

局部组织炎症。

乳汁淤积。

乳房脓肿。

主要表现

主诉乳房胀痛不适,不敢哺乳。

痛苦面容,患者用手托起患侧乳房。

护理目标

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除。

病人能运用有效方法消除或减轻疼痛。

护理措施

关心体贴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及时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减少乳汁淤积。

局部炎症处理:早期做热敷,每天3-4次,每次20-30分钟;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或用微波透热。

局部脓肿切开排脓后,可用宽松的胸罩将两侧乳房托起,以减轻疼痛。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重点评价

了解病人对止痛方法的掌握程度。

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及分泌物。

止痛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

局部炎症。

局部脓肿形成。

主要表现

主诉寒颤、高热、不适。

体温38℃以上。

护理目标

病人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病人自诉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嘱患者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在50%-60%。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鼓励病人多饮水。

定时测量和记录体温变化,如体温38.5℃以上,每天测4次;39℃以上,每日测6次。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酒精擦浴等。

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影响机体散热。

病人出现寒战时给予保温,加盖棉被、毛毯或给热水袋、饮热开水等。

高热时给予吸氧。

重点评价

病人体温升高的规律。

高热降温的效果。

三、潜在并发症--败血症

相关因素

局部感染严重。

机体抵抗力下降。

致病菌的毒力较强。

主要表现

寒颤、高热,体温达40-41℃。

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严重者出现黄疸、皮下瘀血。

血培养结果阳性。

护理目标

未发生败血症。

一旦发生败血症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向病人宣教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向病人解释脓肿及时切开引流对于减少毒素吸收的必要性。

注意观察病人的中毒症状。

若高热时,给予降温处理,如冰袋外敷、醇浴等,并注意搞好皮肤护理。

重点评价

病人体温情况及有无中毒症状。

应用抗生素后局部感染是否控制。

切开排脓后引流是否通畅。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