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护理 >

臀肌挛缩症病人护理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时间:2011-05-11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臀肌挛缩症多发生于儿童,主要是因臀肌长期反复接受药物注射后引起臀肌纤维性挛缩,而造成髋关节功能异常。手术彻底松解和切除挛缩组织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创面大,出血多,术后需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另外术后妥善的体位与适当的功能锻炼也是辅助改善髋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恐惧;②自理缺陷;③疼痛;④有发生褥疮的可能;⑤潜在并发症--伤口渗血较多;⑥知识缺乏:特殊体位和功能锻炼知识。   一、恐惧  二、自理缺陷  三、疼痛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有发生褥疮的可能  相关因素:  1 手术创面大,臀部局部血液循环受影响。  2 局部受压。  主要表现:骶尾部、肋弓皮肤变红、变暗甚至坏死。  护理目标:病人未出现褥疮。  护理措施:  1 术后4小时后更换体位,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俯卧位时间依病人耐受程度及切口渗血决定:若病人耐受能力强,伤口渗血少则俯卧位时间长;反之则缩短俯卧位时间。一般仰卧位时间2-3小时后更换到俯卧位。  2 俯卧位时,胸前垫枕,预防肋弓处压疮。  3 术后24小时内严格交接班,一旦发现骶尾部变红、变暗,立即俯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或减少仰卧位时间,以解除局部受压,减少皮肤损害。  重点评价:病人是否有骶尾部褥疮、肋弓处压疮发生。  五、潜在并发症--伤口渗血较多  相关因素:手术创面大,需彻底松解和切除挛缩组织。  主要表现:  1 伤口血性引流量较多。  2 伤口敷料被血液渗湿。  3 严重者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下降。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重点评价:以上各项均参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六、知识缺乏:特殊体位和功能锻炼知识  相关因素:  1 未接受专业知识教育。  2 由于疼痛而害怕锻炼。  主要表现:  1 不能维持特殊体位。  2 不知道功能锻炼方法与程序。  3 拒绝进行功能锻炼。  护理目标:  1 患儿家属了解特殊体位及功能锻炼的意义,并配合维持特殊体位、进行功能锻炼。  2 患儿能配合特殊体位和功能锻炼。  3 患儿体位正确,功能锻炼能循序渐进。  护理措施:  1 向患儿及家属说明采取特殊体位和功能锻炼对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意义,并嘱其配合维持特殊体位和坚持功能锻炼。  2 术后用绷带将双膝并拢约束,使下肢呈内收位。  3 术日用枕头将双下肢垫起,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位,以减轻疼痛。  4 术后3天:  (1)若疼痛缓解,去除枕头及双膝约束,鼓励患儿坐起,双下肢伸直,双膝并拢。  (2)若伤口无继续出血及血肿,可扶患儿下地行走,避免下支外展外旋步态。  (3)床上被动训练的方法是:①患儿平卧于床上,逐渐屈曲膝关节、髋关节,使屈膝的下肢贴于腹部。②护士一手托住患儿头颈部,一手压住屈曲的膝关节,使患儿由卧位改为蹲位,蹲在床上。  (4)被动训练几天后,开始主动锻炼。其方法是:①患儿下地时,护士牵住其双手使其下蹲。②患儿扶着床栏杆下蹲。③下蹲时足跟要着地,并用双手抱膝。④锻炼时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用力过大致伤口出血时,应暂停锻炼,且卧床休息,以免增加切口感染机会、延缓愈合。  (5)由于患儿对疼痛比成人具有更强烈的恐惧感,且缺乏耐力,故应对每项进步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  5 2周拆线后练习翘"二郎腿",对锻炼尚有困难的患儿可行理疗。一般经1-2个月锻炼后可恢复正常。  重点评价:  1 患儿及家属能否配合采取治疗体位和功能锻炼。  2 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程度。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