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护理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标准护理计划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时间:2011-05-11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特征。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体温升高;②组织灌注量改变;③焦虑;④有出血的危险;⑤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 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 病毒血症。 免疫反应。 [主要表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可达39-40℃,伴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 [护理目标]病人体温降至正常。 [护理措施] 观察发热的程度及热型、伴随症状并记录。 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病人。 严密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发热末期注意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 遵医嘱及时送检标本,逢尿必查(比重、常规)。 体温>38.5℃时,可在体表大血管处进行冷敷,不宜用醇浴、禁忌使用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引起休克。 遵医嘱补充液体。液体补充量为:发热早期以每天排出的尿量再加1000ml液体为宜,如高热、出汗多,可加至1500ml,以晶体为主,发热后期,适当补充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对抗血浆外渗。 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及氢化考的松。 协助病人洗漱、大小便、保持皮肤、五官清洁。 [重点评价] 监测病人体温的变化。 观察降温措施的效果。 组织灌注量改变 [相关因素]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损害,血浆外渗致血容量减少。 [主要表现]血压下降,四肢发冷,脉搏细弱,尿少。 [护理目标]病人保持良好的组织灌注,表现为血压正常,脉搏有力,尿量正常。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组织灌注量改变的程度,遵医嘱定期测血压、脉搏,记录24小时尿量。 将病人置于休克体位,保暖,遵医嘱给氧 。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快速补充血容量和静脉用药。 遵医嘱扩充血容量,纠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观察其疗效。 [重点评价]血压、脉搏、尿量、皮肤温度及神志是否正常。 焦虑 [相关因素] 疾病的威胁。 经济状况难以承担治疗费用。 血液透析及其他治疗知识缺乏。 [主要表现]忧郁,情绪不稳定,恐惧,对各种治疗有顾虑。 [护理目标] 病人能讲述减轻焦虑程度的方法。 病人情绪稳定,配合各种治疗。 [护理措施] 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 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其心理紧张和顾虑,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多陪伴病人,主动与病人多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并设法解决病人实际问题,减轻其焦虑程度。 血液透析病人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及解释工作。 与病人家属、朋友及单位领导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资助,以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 [重点评价]病人焦虑程度是否减轻。 有出血的危险 [相关因素] 全身广泛性血管损害。 血小板减少。 [主要表现] 皮肤粘腊膜出血点、瘀斑。 鼻衄、牙龈出血,黑便,呕血、血尿,颅内出血。 [护理目标] 不发生出血。 出血症状得到及时控制。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大便、尿及呕吐物的颜色及量,定期测血压 ,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及时发现腔道出血及颅内出血。 嘱病人勿用手挖鼻孔,以免损伤粘膜,引起出血。 注意口腔清洁,刷牙尽量使用软毛牙刷,勿用牙签剔牙。 每周剪指甲2次,勿用力搔抓皮肤。 注射后针眼按压时间需延长,以防止出血及皮下血肿。 遵医嘱应用应用止血敏、氨基已酸等止血药物。 遵医嘱输血小板或新鲜血。 [重点评价] 有无出血现象及出血的程度。 观察止血药物及措施的效果。 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关因素] 肾血流不足。 免疫损伤。 [主要表现]出现少尿、无尿、多尿的过程,尿素氮高于正常,并出现尿毒症的表现。 [护理目标]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缩短。 尿毒症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 严格观察尿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少尿期,严格控制液量,每天入量为前一天出量加500-700ml。 少尿期限制钠盐及钾盐及的食物,如橘子汁、香焦等,并给予低蛋白饮食。 导泻病人应注意大便次数、量、性质,并准确记录。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禁用导泻疗法。 协助病人做好口腔、皮肤及大小便后的护理。 遵医嘱利尿剂,并观察利用效果,及时采血测肾功能和E6A。 多尿期除静脉补液外,指导口服ORS补液盐,并多饮含钾高的饮料,如橘子汁。 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参照血液透析标准护理计划进行护理。 [重点评价] 尿量。 肾功能的结果及电解质、酸碱有无失衡。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