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国外曾因种种问题招致多起集体诉讼,甚至连iPad升级过快都会吃官司。在国外,集体诉讼不仅是实现个体消费者正义的工具,而且还是在缺少公共规制的情形下控制商业行为的一种方法。苏号朋告诉记者,我国去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首次确定了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系主任苏号朋认为,在消费者保护领域,消协是最适合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公益诉讼的原告的。 面对苹果的强硬态度,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部主任陈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应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 “任何产品如果服务理念不牢固,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措施不到位,无论占据多少市场份额,最终都会因为失去消费者的信赖,难以走的更远。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全国各地的消协组织将继续关注苹果公司的改进情况,综合运用法律赋予的职能,加强社会监督。” 记者调查发现,近两年,霸气的苹果在世界多个国家接连不断被处罚和制裁,在法律面前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 而就在2013年3月15日,为了符合澳大利亚消费者保护法对于手机保修期的规定,苹果公司将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的保修期由原来的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