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命体征的改变
相关因素
1手术创伤。
2与麻醉有关。
3术前病情严重。
主要表现
1体温过低或高热、寒颤,四肢末端发凉。
2血压过低,脉搏增快或减慢。
3心律失常。
护理目标
1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
2脉搏、血压平稳。
3心律正常。
护理措施
1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分钟1次,清醒后,每2小时测1次,至病情稳定。
2采取体温或降温措施,维持正常体温:
(1)体温过低时,注意保暖,如无休克,因麻醉作用使病人感觉障碍,宜给予50℃以下的热水袋,用布包好,以防烫伤。
(2)小儿全麻木后常有高热,应给予吸氧,物理降温。
3给予相应处理,维持循环功能:
(1)血压过低:给予平卧位,静脉输液及输氧,必要时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以调节输液量。
(2)心律失常:心电图连续监测,若有异常,应遵医嘱对症处理。
(3)每小时测定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重点评价
1生命体征是否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处理后的效果。
2、 尿潴留
相关因素
1与麻醉有关。
2与手术(盆腔及会阴手术)有关。
3使用镇静药较多。
4排尿姿式改变。
主要表现
1病人主诉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膀胱区胀痛感。
2膀胱过分充盈。
3不能自行排尿或滴尿。
护理目标
1尿液排出。
2排尿功能恢复。
护理措施
1用手轻柔、均匀地按压膀胱部位,或听叩诊音,评估膀胱内尿量及尿意感。
2提供诱导排尿措施:
(1)热敷下腹部。
(2)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或听流水声。
(3)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者,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可协助病人坐起或站立排尿。
(4)针刺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或以上几条相互配合进行。
3上述方法无效时则行导尿术,解除尿潴留。
4盆腔会阴部等手术后可留置导尿管,防止尿潴留。
5拔除导尿管之前,应先训练膀胱功能,以免拔后再次出现尿潴留。
重点评价
1病人是否接受诱导排尿措施。
2病人是否自行排尿。
3病人的膀胱充盈程度。
3、 有窒息的危险
相关因素
1麻醉苏醒期咽喉部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
2术后呕吐。
3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
4舌根后坠。
主要表现
1病人用力呼吸,尤以呼气时更明显,面色紫绀。
2听诊肺部有啰音甚至哮鸣音,两肺呼吸音减弱。
3喉头有痰鸣音。
4血压骤增,脉数。
护理目标
麻醉苏醒期呼吸道通畅,病人无窒息、误吸的发生。
护理措施
1评估可能引起窒息的因素,以引起警惕。
2专人守护病人至清醒,以病人能准确回答问题为准。
3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至清醒。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抽吸口腔内呕吐物和气管内分泌物。
5严密观察病人呼吸节律、频率、深度,随时采取应对措施,如输氧、清除积痰等。
6若病人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和呼吸困难,尤以吸气困难为主时,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