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护理 >

器官移植病人护理要点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2)

时间:2011-05-11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10 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确保疗效可靠,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长时间用药产生的并发症。

重点评价:

1 病人有无感染早期征象。

2 病人是否了解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能否配合预防感染措施。 三、

潜在并发症--出血

相关因素:

1 与术前、术中抗凝药物应用有关。

2 术后大量使用激素,使胃肠粘膜发生应激性溃疡。

3 术中、术后各种有创监测置管、损伤。

4 术后病人苏醒不全、剧烈躁动。

主要表现;

1 病人心率加速、脉数、血压下降或休克,中心静脉压降低。

2 尿少、比重高,血红蛋白降低,血细胞比容增加。

3 病人表情淡漠,烦躁不安。

4 呕血、便血、咯血或伤口渗血等。

护理目标:

1 病人无出血。

2 循环稳定,心率、血压正常。

3 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正常。

护理措施:

1 评估引起出血的潜在因素,以便重点预防。

2 严密监测病人血循环改变情况,如心率、血压,测量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

3 注意伤口引流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如引流液大于100mL/h,且为血红色液体,则要注意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 观察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及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迹象,注意有无口、鼻出血、呕血、便血等。

5 嘱病人术后早期勿过度活动,以免引起创口出血。

6 为防止消化道出血,术后遵医嘱可适当应用保护胃粘膜及抗酸药物,如雷尼替丁、氢氧化铝凝胶等。

7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尤其是注意尿量、尿比重的改变。

8 如有大量活动性出血,应进入如下紧急处理:①及时通知医师。②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外界不良刺激。③关心、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剂,同时各种抢救工作忙而不乱。④遵医嘱快速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⑤遵医嘱及时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做好手术止血的术前准备。

重点评价:病人是否出现出血先兆症状。

四、潜在并发症--免疫排斥

相关因素:供、受体双方组织抗原性有明显差异。

主要表现:

1 突然出现寒战、高热。

2 移植物局部肿大、胀痛。

3 移植器官功能减退,如肾移植后无尿、肝移植后黄疸加深、转氨酶升高等。

4 病人精神委靡、食欲下降。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描述排斥反应的早期自觉症状。

2 病人能配合实施预防和诊断排斥反应的措施。

护理措施:

1 为预防急性排斥反应,遵医嘱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

2 向病人介绍和解释有关排斥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3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尤其注意心电图QRS波低电压的表现(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4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与尿量。

5 定期抽血测定体内环孢霉素A之浓度(于用药前1小时进行),以便及时观察疗效和药物毒性反应。

6 每天抽血测定白细胞计数、T细胞计数等,以利及早发现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如发现白细胞过低,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升白细胞药物。

7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病人若有细微的情绪改变,如失眠、烦躁等症发生,均应及时通知医师,考虑是否有排斥反应发生。

8 向病人解释实施某些特殊检查的目的,以取得其配合,如心脏移植病人术后行心内膜活检,以诊断排斥反应。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