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护理 >

肾功能的生化监测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

时间:2011-05-11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血、尿生化检查是监测和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方法。尿素氮和肌酐都是主要由肾脏排泄的废弃物,其血中浓度升高可提示滤过减少或由肾小管返流增加。但同时它们也受来源的影响,特别是尿素氮,在有大量蛋白摄入、出血、分解代解增加等因素存在时,其在血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即使没有这些肾外因素影响,血尿素氮和肌酐量的升降也不能灵敏地反映肾功能。据报道,当由于滤过率减少而导致其水平升高时,估计约有50%的肾单位已发生病变。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较精确的方法是观察某一能全部由肾小球滤过,而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物质的排泄情况,并用单位时间内净化含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表示。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物质是菊粉,称之为菊粉清除率试验(Cin)。但测量Cin较复

  杂而不便临床使用。由于肌酐性质基本与菊粉相似,故肌酐清除率(Ccr)成为目前临床评价肾滤过功能较好的最常用的方法。

  为排除外源性肌酐影响,Ccr测量应当在禁止含肌酐食物摄入 3d后测量。正常的Ccr为 80~120ml/min,但不同年龄或性别间可有差异。一般认为,男子为120士25ml/min;女子为 95士 20ml/min; 40岁以上成人每增加 1岁则减少lml/min。根据Ccr降低程度,肾滤过率下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其数值分别为 50~70ml/min, 30~50ml/min和30ml/min以下。需要指出,术后病人,特别是合并感染的病人,或是由于组织破坏,或是由于高代谢而致肌蛋白消耗。内源肌酐生成通常是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Ccr可能意味着肾滤过率已有损害。评价肾小管再吸收功能的方法主要是尿钠浓度和钠排泄分数(FE Na)测定。正常肾脏具有保钠功能。

  在肾性肾衰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而使尿中钢浓度增加;反之,在肾前性肾衰时,机体为保存体液,通过增加醛固酮分泌而加强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结果尿钠浓度降低。然而,在使用排钠性利尿剂后,可使后者的钠排泄增加。 FE Na也受利尿剂影响,然而与尿钠检测不同的是, FE Na同时引入了血钠和Ccr等参数,排除了血钠和肾滤过率对尿排泄钠的影响,因此更为准确。目前普遍认为, FE Na是目前通常应用的肾功能检测中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都较高的指标。在FE Na   尿液的浓缩有赖于肾髓质的高渗环境和集合管的功能,肾性肾衰可以破坏这些部位的浓缩机能从而导致低渗性尿排出。反之,在肾前性肾衰时,肾脏可最大限度地浓缩尿液保存水分而排出高渗尿。自由水清除率CH2O)同时考虑血渗对尿渗的影响,因此较单纯的尿渗测量准确。所谓“自由水”,是指所排尿液中除等渗部分外不含溶质的部分。

  正常人尿应不含自由水,CH2O为负值。但在肾性肾功能衰竭时,CH2O趋于0,甚至为正值。CH2O测定只在少尿时才有意义,否则结果不可靠。

  对于肾功能检测结果解释,无论是血清学的还是尿液的,都有必要同时考虑所测物质的产生和排泄变化。换言之,就某一物质同时检测血、尿标本较单纯检测一种标本更有意义。

  肾脏做为调节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在机体遭到致伤因素侵袭时,只要其功能完好,将充分发挥代偿潜力,以维持内环境稳定,并表现在使血、尿排泄物的浓度达到尽可能高的梯度。反之,当这种梯度趋于缩小乃至消失,也即尿与血浆的成份和浓度渐趋接近时,则反映肾脏丧失其调节内环境稳定的作用,是为实质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目前,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替代治疗”,即以血液透析或超滤的方式替代衰竭的肾脏,清除体内蓄积的水分、代谢废物和调节电解质平衡。既往替代治疗的指征偏于保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不适用。临床研究已明确指出,预防性的积极的替代治疗比固守传统指征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较新的治疗标准如下: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