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就医、保健等知识,请搜索:
现在的位置:健康之家 > 护理 >

感染病人的护理_健康之家_护理知识(2)

时间:2011-05-11 |来源:健康之家 收集整理|点击:


病人自理能力完全或部分恢复。

病人能描述预防自理障碍的方法。

病人自理缺陷期间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自理能力的因素,如疼痛、高热,并参照有关护理措施给予相应处理。

评估病人自理障碍的程度,以制订协助病人完成自我料理的计划。

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如刷牙、吃饭、大小便等,必要时用屏风遮挡,以免损伤病人自尊心而拒绝帮助。

将用物放在便于病人拿取的地方,如纸巾、眼镜、书等,并提供便于病人活动的用具,如拐杖,从而提高病人活动的安全性。

对因不能完全自理而情绪急躁或悲观的病人,应做好其心理护理,说明自理障碍的暂时性。

对移动困难的病人,应协助并鼓励病人做肢体的功能锻炼,避免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重点评价

病人自理能力是否提高。

病人是否能安全地进行自理活动。

病人是否达到最佳的自理水平。

四、知识缺乏:预防感染知识

相关因素

与病人的文化程度有关。

知识来源缺乏。

与病人生活习惯有关。

主要表现

有引起感染扩散的不良行为。

向有关人员询问。

护理目标

病人能掌握身体特定引流管预防感染的自护措施。

病人无引起感染的不良行为。

护理措施

1通过观察和交流,评估病人知识缺乏的内容及程度,以因人施教。

2 结合疾病的具体情况,向病人宣教自防知识:

通过疖肿者,不宜挤压,防止引起化脓性海绵窦栓塞症而危及生命。

不随意搔抓炎症部位。

下肢患丹毒的病人可抬高患肢,减轻疼痛。

颈部蜂窝织炎的病人感呼吸困难时,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3协助并指导病人自护引流管及其一般护理。

妥善固定:卧床时,引流管应留有足够的长度固定于床缘,如腹腔引流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等,或固定于床头,如脑室引流管、三腔二囊管等,以免活动时,牵拉引流管而脱出;离床活动时,可将引流袋提于手中,应低于置管口平面,以防引流液倒流而引起逆行性感染。当必须高于伤口平面时,则应先为夹闭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床上活动时,注意勿压住、折叠、扭曲引流管,以免引流液淤积体内而引起感染或严重影响病情的观察。

严格无菌操作:勿随意反复打开引流袋的放液口或引流袋与引流管的接头,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换袋时,应先取下引流袋,再用络合碘消毒引流管口及其附近,然后再接上清洁的引流袋,其间,注意手勿接触消毒过的接口处。

严防空气进入;换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再换袋或瓶,尤其是胸腔引流管更应注意,以免产生气胸。

4加强个人卫生,及时治疗各种瘙痒性皮肤病,以防体表化脓性感染的发生。

5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病人,用大剂量激素疗法和抗癌疗法等均可削弱人体抗御感染的能力,因此应告诉病人做好劳动保护工作,预防创伤的发生,有创伤时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6有创伤时,应遵医嘱及时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仍有感染的不良行为。

病人是否正确处理引流管。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机体代谢增高。

食欲减退。

禁食。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乏力、头昏。

病人贫血貌,皮下脂肪减少,体重下降。

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

护理目标


最新发表

点击排行

更多疾病大全

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