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立冬滋补,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羊肉、鱼肉,认为只有这些 “大荤” 才能暖身补阳。但对脾胃虚弱的老人、小孩,或容易上火的人群来说,羊肉偏燥、鱼肉偏凉,反而可能加重身体负担。其实立冬后真正适合全家的滋补食材,是这 4 样 “温和派”—— 它们营养不逊色于肉,还容易消化吸收,不管是煮、炖还是蒸,都能轻松发挥滋补功效,帮你安稳过冬。 一、山药:“冬季养生第一薯”,补脾胃还暖身,全家都能吃
山药在冬季的滋补价值,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它不像羊肉那样 “猛补”,而是温和滋养,尤其适合立冬后脾胃功能减弱的人群,老人小孩吃了不腹胀、不上火。 为啥立冬吃山药更滋补?
从中医角度看,山药 “性平味甘”,能 “健脾养胃、补肺益肾”,立冬后吃既能补脾胃(帮助消化吸收其他营养),又能间接补阳气,避免寒邪入侵;从现代营养来看,山药含有黏液蛋白和多种矿物质: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减少冬季吃生冷食物对肠胃的刺激,还能延缓血糖上升,适合糖尿病患者;钾元素能促进钠排出,辅助调节血压,对中老年人友好。 更难得的是,山药口感粉糯,不管是蒸、煮还是炖,都容易消化,即使脾胃虚弱的人一次吃 150 克,也不会有负担,比吃油腻的羊肉更 “省心”。 立冬推荐吃法:山药栗子排骨汤(补而不燥,暖身又养胃)
食材:铁棍山药 1 根(约 200 克)、栗子 150 克、排骨 200 克、姜片 2 片、盐少许 做法: 1. 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焯水去血沫,捞出洗净;栗子去壳去膜(提前用热水泡 5 分钟,轻松剥壳);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泡在清水中防氧化; 2. 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排骨、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40 分钟; 3. 加入栗子和山药块,继续炖 30 分钟,至山药和栗子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这道汤里,山药补脾胃、栗子补气血、排骨补蛋白,三者搭配温和不燥,喝一碗全身暖和,还不用担心消化不良。 二、莲子:“冬季安神宝”,补心脾还助眠,熬夜党必吃
立冬后天气寒冷,人容易情绪低落、睡眠变差,而莲子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滋补能手”。它不像鱼肉那样需要复杂烹饪,简单煮一碗莲子粥,就能起到补心脾、安神助眠的作用,尤其适合压力大、常熬夜的人群。 为啥立冬吃莲子更合适?
中医认为莲子 “性平味甘涩”,能 “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立冬后吃既能补脾胃(帮助吸收冬季滋补的营养),又能缓解冬季常见的失眠、心悸;从现代营养来看,莲子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能提供温和的能量,避免冬季因代谢慢导致的疲劳乏力;其中的 “莲子心”(可保留少量)虽微苦,但能清热降火,搭配山药、银耳等食材,还能中和冬季温补食物的燥性。 莲子的优势在于 “润物细无声” 的滋补 —— 它不会像羊肉那样让人上火,也不会像鱼肉那样需要肠胃 “费力消化”,煮软后入口即化,消化功能弱的人也能轻松吸收。 立冬推荐吃法:莲子百合银耳羹(安神助眠,还能缓解干燥)
食材:干莲子 50 克(去芯,或留少量芯)、干百合 30 克、干银耳 1 朵、冰糖少许(可选) 做法: 1. 银耳提前用温水泡发 1 小时,撕成小朵;莲子、百合泡发 20 分钟; 2. 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银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 小时,至银耳出胶; 3. 加入莲子、百合,继续煮 30 分钟,至莲子软烂; 4. 最后加少许冰糖煮至融化(血糖高者可不加),放温后食用。 这道羹口感绵密,莲子的粉糯搭配银耳的胶质,既能补心脾、助睡眠,又能缓解冬季干燥,晚上睡前 1 小时吃一小碗,睡得更安稳。 三、栗子:“冬季坚果之王”,补气血还强筋骨,老人吃了腿不酸
栗子是立冬后最应季的 “坚果型食材”,它不像核桃那样需要剥壳,煮熟后直接吃,口感香甜粉糯,还能补气血、强筋骨,尤其适合冬季容易手脚冰凉、关节不适的老人。 为啥立冬吃栗子比吃肉更贴心?
栗子的营养密度很高,每 100 克含蛋白质 4.2 克、碳水化合物 42.2 克,还有丰富的钾、镁、铁等矿物质,立冬后吃能快速补充能量,缓解寒冷带来的疲劳;中医认为栗子 “性温味甘”,能 “补脾健胃、补肾强筋”,冬季老人容易关节酸痛,吃栗子能间接强筋骨,减少不适;而且栗子的脂肪含量仅 1.5 克 / 100 克,比羊肉(脂肪约 14 克 / 100 克)低很多,吃多了也不会油腻,还能避免因吃肉导致的血脂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虽好但淀粉含量高,建议每次吃 10-15 颗(约 100 克),相当于半碗米饭的量,避免过量导致腹胀。 立冬推荐吃法:蒸栗子(保留营养,简单又健康)
食材:新鲜栗子 500 克 做法: 1. 栗子洗净,用刀在外壳上划一道小口(避免蒸的时候爆裂); 2. 放入蒸锅,水开后蒸 20-25 分钟,至栗子壳能轻松剥开; 3. 剥壳后直接吃,或蘸少许蜂蜜(增加风味,适合小孩)。 蒸栗子能最大程度保留栗子的营养,避免油炸导致的营养流失,还能保持香甜口感,作为立冬后的加餐,比吃零食更健康。 四、南瓜:“冬季平价补剂”,补维生素还稳血糖,糖尿病人也能吃
南瓜在冬季的性价比极高,通常 1-2 元 / 斤,却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尤其适合立冬后需要补充维生素、又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它不像鱼肉那样需要担心刺,也不像羊肉那样容易上火,是真正的 “全家友好型” 滋补食材。 为啥立冬吃南瓜更实用?
南瓜含有β- 胡萝卜素(能转化为维生素 A)和果胶:维生素 A 能保护呼吸道黏膜,减少冬季感冒、咳嗽的风险,还能缓解皮肤干燥;果胶能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帮助排毒,同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稳定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主食替代品;而且南瓜性温,煮成粥或蒸着吃,能暖肠胃,冬季吃一碗南瓜粥,比喝冰牛奶更舒服。 立冬后很多人会因为 “进补” 吃太多油腻食物,而南瓜的清淡口感刚好能解腻,搭配杂粮一起吃,还能均衡营养,避免单一滋补导致的营养失衡。 立冬推荐吃法:南瓜小米粥(暖肠胃,稳血糖,早餐必备)
食材:南瓜 200 克、小米 50 克、红枣 2 颗(去核,可选) 做法: 1. 南瓜去皮切小丁,小米淘洗干净,红枣去核切块; 2. 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小米、红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 3. 加入南瓜丁,继续煮 20 分钟,至小米开花、南瓜软烂即可。 这道粥不用加糖也有淡淡甜味,南瓜的粉糯融入小米的清香,早上喝一碗暖身又养胃,还能为一天提供能量,糖尿病人每次吃 1 小碗(约 200 克),也不用担心血糖大幅波动。 立冬吃这 4 样的 “小提醒”:
1. 搭配吃更营养:这 4 样食材可以互相搭配,比如山药 + 莲子 + 小米煮成粥,栗子 + 南瓜做成甜品,既能丰富口感,又能让营养更全面; 2. 控制食用量:山药、南瓜、栗子淀粉含量高,吃的时候要减少主食摄入,比如吃了 100 克山药,就少吃半碗米饭,避免热量超标; 3. 根据体质选: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多吃莲子、银耳(搭配莲子),脾胃虚寒的人多吃山药、南瓜(蒸或煮),老人小孩优先选择煮软的做法,更易消化。 立冬滋补不一定非要 “大鱼大肉”,这 4 样温和食材,虽没有羊肉的 “烈”、鱼肉的 “鲜”,却胜在 “营养均衡、易消化、全家适配”。把它们端上餐桌,简单烹饪就能发挥滋补功效,帮你和家人在寒冷的冬季,养出好脾胃、好身体。你立冬后喜欢吃这 4 样食材吗?还有哪些温和滋补的做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