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医病证名,为外感咳嗽的一个主要证型。是由机体感受风寒、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临床可见咳嗽声重,咽痒,恶寒无汗,头痛或发热,甚则喘急。《普济本事方》 卷三,,肺感风寒作嗽,紫苏散。,《仁术便览》卷二,,风寒咳嗽,肺气喘急。,《证治准绳杂病》,,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身 重,身热头痛,用局方消风散。冬月风寒外感,形气病气俱实者,宜华盖散加减,麻黄汤。,《类证治裁咳嗽》,,兼感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芎苏饮,咳逆倚息不 得卧,小青龙汤。 针对不同症状的咳嗽,中医将其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燥热咳嗽。中医师指出,外感咳嗽发生时,运用一些食疗办法也能缓解症状。 1.风寒咳嗽:这种咳嗽由外感风寒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白稀痰、鼻塞流清涕、咽痒、恶寒头痛、周身骨痛、舌苔白。 食疗方法: 红糖姜枣汤:红糖30g,生姜10g,红枣30g,以水三碗,煎至一碗,取汁温服,服后微汗即愈。 姜杏粥:杏仁15g(去皮,捣碎)、粳米50g,洗净同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加生姜6g(去皮,切成丝)再煮10余分钟,即可温服,每日两次。 杏苏糕:取面粉适量,过夜发酵,揉成面团,分3~5团。将杏仁15g(去皮,碾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在糕面上,再将洗净的新鲜紫苏叶(3~5片)包住糕面,置于砂锅中蒸,熟后服用。 2.风热咳嗽:外感风热就会引起风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咯黄稠痰、不易咯出,或有少量血丝、鼻塞流浊涕、口干、咽干咽痛,或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舌红、苔薄黄。 食疗方法: 桑菊杏仁茶: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去皮捣碎),三者一起置于锅中水煎煮20~30分钟,取汁调入蜂蜜15g即可温服。 梨贝汤:鸭梨100g(洗净去核,切片),川贝母6g(捣碎),桔梗10g,一起置砂锅中煎煮20分钟,再加入菊花10g,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适量,即可温服。 3.燥热咳嗽:燥热咳嗽主要发作于秋天,在临床上又分为凉燥(多发作于立秋前后)与温燥(多发作于立冬之前)。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黏难出、口干鼻燥、咽干咽痛、声音嘶哑、舌尖红、苔薄干。 食疗方法: 雪梨炖冬菇:先将2~3个雪梨去皮切成片,冬菇20克洗净切皮,加适量水和冰糖同炖,熟后,早晚分两次连汤服食,一般两三天即见成效。 杏仁炖雪梨:杏仁15克(去皮捣碎),雪梨1个去皮切片,加冰糖20克,水适量,隔水炖1~2小时,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服3天。 川贝炖雪梨:雪梨1个去皮横向切开,去核放入川贝末6g,将两片并拢,用牙签固定,加冰糖20克,水适量,隔水炖煮1小时,吃梨喝汤,每日1个,连服3~5天。 银耳冰糖煲雪梨:银耳5克,雪梨1个(去皮切片),莲子10粒,冰糖适量,隔水炖1小时,每日多次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