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当前位置: 健康之家 > 健康饮食 > 药膳食疗: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药膳食疗: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5-02-03 08:36内容来源:小编1031 点击:

 


黄芪

黄 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 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 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 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药膳食疗: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都市白领,长年在室内办公,久坐少动,多数人常被情绪紧张焦虑、睡眠质量下降、疲劳乏力、食欲减退、易出汗、易感冒等亚健康状态所困扰。这在中医看来,就是典型的“气虚”表现。面对这些困扰,有必要来认识一下黄芪这味药材,并通过它调理身体。

黄芪,又称绵黄芪、北芪,在民间应用广泛,既可入药,也可用它来煲汤或泡茶。民间有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在中医看来,黄芪作用强大且独特,与人参同为补气良药。

黄芪,产地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北方省份。中医学认为,黄芪味甘、性温,归肺经、脾经。《医学启源》记载黄芪:“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

黄芪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又分为生黄芪和蜜炙黄芪,功能各有侧重。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适用于平素体质虚弱、容易感冒之人,也适用于白天非活动状态下的多汗、活动过后汗出如雨等汗证。中医认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黄芪凭其较强的益气功能,可推动血的运行,所以还可用于气滞血淤或气虚血淤型的麻痹痛症状。气血充足有利于敛疮生肌,所以也常用于外科的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而蜜炙黄芪更重在补中益气,对调理内伤劳倦、泄泻、气虚、血虚具有显著效能。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含苷类、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补脾肺气、益气固表的功效,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脾的运化以及人体代谢力,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研究发现,黄芪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可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病变及发挥其扩张血管的作用,以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局部皮肤的营养状况。由于其含有多种糖分,能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具有很好的补气以及防病保健作用,气虚的人群可运用黄芪制作养生药膳,如黄芪茶、黄芪川芎粥、黄芪红枣花生粥、参芪大枣粥、芪苓鲤鱼汤等等,调理身体。

★黄芪红枣汤(1人分量)

材料:黄芪15克,红枣20克。

制法:将以上两物加水适量,煮沸后改文火煮1小时左右,可分两三次饮用。

中医师点评:黄芪性温,具补脾肺气的功能;红枣益气养血,能健脾胃,两药相合,对气血两虚之人大有好处,能缓解疲劳倦怠、怕冷等症状,亦能益气固表止汗,治卫表不固、自汗常出、容易感冒。

要提醒的是,由于黄芪性温热,所以湿热、实热及阴虚之人不可自行服用,应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服用,使药能对症,量亦不可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

选材要点:黄芪外皮发白、内心发黄,以根条粗长、质坚而韧、粉性足者为佳。由于黄芪易被虫蛀,购买时要看看横断切面有没有洞,有黑洞的不太好。也可闻一闻,黄芪一般有一股豆腥气。条件允许的不妨放到嘴里嚼一嚼,有微甜的味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