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适量吃豆制品是安全的 反对肾病患者吃大豆制品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非必需氨基酸说。肾病患者应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这一点毋庸置疑。蛋白质应以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且与人体蛋白质构造相似,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豆制品的反对者认为豆制品内含有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长期、大量食用会引起肾小球损伤或硬化,同时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因此绝对不能食用。 观点二:高磷食物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至25~30ml/min时,磷滤过、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肾功能减弱,若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还会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中钙磷释放增加,血磷升高难以控制等情况。反对者认为豆制品普遍含磷量高,摄入豆制品将进一步加重高磷血症。 上述两种观点有科学依据可循吗?慢性肾病患者能吃豆制品吗? 首先,大豆蛋白属于优质蛋白。蛋白质质量的优劣与其组成的必需氨基酸种类及比例紧密相关,大豆中氨基酸的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略低外,其余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均与全蛋白和猪肉接近。 其次,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能有效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有研究小组曾对41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一项长达4年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食用35%动物蛋白+35%大豆蛋白+30%其他植物蛋白的实验组与70%动物蛋白+30%其他植物蛋白的实验组相比,蛋白尿有所下降,肌酐也有改善,同时前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改善更显著。 另外有研究组比较了大豆蛋白和酪蛋白(酪蛋白是牛奶、羊奶、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质)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结果为:大豆蛋白较酪蛋白能更有效地降低尿蛋白排泄,且尿蛋白排泄率和血浆异黄酮水平成反比。该研究提示,大豆蛋白除了必需氨基酸,其所含有的多种非蛋白成分,例如大豆异黄酮和大豆多肽有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病进程的作用。 再次,并非全部豆制品均为高磷食品。与其他食物相比,部分豆制品中磷含量确实偏高,例如100克黄豆的含磷量为465mg,属高磷食品,豆腐皮、腐竹、豆腐干等磷含量也不低,但是,并非全部豆制品均为高磷食品,例如100g南豆腐的含磷量仅为76mg,豆浆为21mg。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的磷摄入推荐量600~800mg,由此看来,每日通过摄入适量豆制品获得的磷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限制蛋白饮食的人,以单位蛋白质重量计算磷含量更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每100g干黄豆含35g蛋白质,其每克蛋白质所含磷为13.29mg,鸡蛋中每克蛋白质所含磷为13.86mg,牛奶的每克蛋白质所含磷为24.33mg。由此可见,单位蛋白质中,黄豆的含磷量与鸡蛋并无多少差异,并且低于牛奶。因此,在坚持低蛋白的原则下,肾病患者是可以适量食用豆制品的。 因此,我建议:肾病患者在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前提下,可适量食用豆制品。适量选择含磷量适中及偏低的豆制品不会影响肾病患者血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