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酒精伤肝,但酒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却很少听闻,其实,酒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不小,最终可导致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多发生于30-55岁的男性,通常有10年以上过度嗜酒史,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戒酒后病情可自行缓解或痊愈。 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较为隐匿,嗜酒者常在不知不觉中患病,患者常有以下表现。①心脏增大:是酒精性心肌病最早的表现,多在体检、胸透、做彩超时发现。②心力衰竭: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继而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重者还可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胸腔积液等。③心律失常:房颤与室性早搏多见。④去首高血压:舒张压增高而收缩压正常或偏低者,称之为“去首高血压”。 凡有上述表现,并结合有大量饮酒史(每日啤酒4瓶或白酒150克)持续10年以上,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脏病者,即应考虑本病。若强制性戒酒4-8周,或积极治疗后病情迅速改善,即可支持酒精性心肌病的诊断。 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关键是戒酒。病程早期通过戒酒可使临床表现消除,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即使心脏明显扩大伴有严重心力衰竭者,戒酒治疗仍可使预后得到改善。除戒酒外,轻度心力衰竭时,还应限制体力活动,低盐饮食及适当利尿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时,应以利尿药、洋地黄、血管扩张药为主,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合并酒精性肝硬化、痛风、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时,还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相应的治疗。 |